秦川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人毁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我相信,苏轼在写下这首词时,内心一定是惋惜的吧:惜风流人物逝去,惜三国覆灭,惜历史流逝无法返回……

我的才学并不足以支撑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但我觉得,“风流人物”不仅仅是正面形象,不管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从没有一个人给自己的定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人物”。或许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的表现并不明显,但是回望历史:三国两晋,五代十国,群雄竟起,藩镇割据,在这些战乱年代所涌现出的军事奇才,是很难定位成“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人物”的。因为他们各自有效忠的国家,在行动时也要考虑各自的利益;就拿三国时期东吴都督周瑜来说:周瑜对于东吴来说,可以算是“正面人物”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受孙策的青睐,以致于在孙策去世的时候,嘱咐弟弟“外事不决问周瑜”,可以看出周都督对于东吴来说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曹操来说,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赤壁一战,曹魏百万大军伤亡惨重,弹指樯橹破,所以对于曹魏来说,周瑜是一个军事才能很高的人,但绝对不是“正面人物”。

那么到这里就很明白了,在不同的国家,同一个人的定位也是不同的。

老毛病犯了,我又啰嗦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周瑜。而那个时候正是周边人都喜欢诸葛亮、刘备、关羽、黄忠这些赫赫有名的为国尽忠之士的时期,小孩子弄不懂这些复杂的事,只认为蜀国的人是“好人”,其他的都是“坏人”,而恰恰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曾试图杀掉诸葛亮,所以在那一群小朋友之中,我自然而然就成了被攻击的对象,而且这种现象持续到了小学毕业。

除去一些恶意欺负我的人,如果仅仅是闹着玩,那么他们这种思想就很明显了——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将周瑜归类为“坏人”一行列中,是不是很不公平呢。

长大后,我有喜欢了一个新的人:雨化田。

在电影的介绍中,雨化田就直截了当地被挂牌“反派”,其实在电影中也不难看出,他就是一个“反派”。但如果让我去仔细分析这个人物形象,我还是偏向于演员陈坤对这个人物的解释:他不完全是一个反派,至少在演绎的过程中并未把他当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反派来演。我个人觉得陈坤演绎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他演出了雨化田身上的那种神秘感,也就是说,从导演一开始的人物设定开始,雨化田这个角色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反派”的一些特点,更多的是深不可测的一些东西;这些,用陈老师的话来讲,可能就是“或许他对朝廷也有不满,想通过自己夺权的方式做出一些改变”。

雨化田这个人的智慧是非比寻常的,可以想象,如果这些才能用到明朝对外作战的军事中去,会有多么大的成效;可惜他生错了年代,在成化年间,连皇帝都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任他一个当官的又能如何呢?

所以,在面对他的逝去上,我没有任何的解恨、快意,只有无尽的惋惜,毕竟这并不是他的错,是时代背景毁了他,也毁了很多很多和他一样的人。

快哉,千里飞沙黄金台;

哀哉,沙覆金销白骨埋;

壮哉,龙门不言归去来;

悲哉,雨落无声天地外……

 

 


评论 ( 15 )
热度 ( 20 )

© 秦川 | Powered by LOFTER